“草木皆兵”的故事发生在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原意是人在十分惊恐之时,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后用来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后人根据这段史实,造出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语。这个成语八字连同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常用以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psnv.com/3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