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日报
礼俗技术革新 为爱“降费” 不收嫁妆、较大型婚礼成非主流 深圳成婚生产成本较三天前降三分之一
去年4月,民政部将深圳市确认为全国礼俗体制改革实验区之一。一年多以来,围绕礼俗体制改革试点主题,通过出台实施方案、强化宣传引导、优化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内容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甜蜜产业”上的各个链条都有了哪些新变化?连日来本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礼俗体制改革措施的铺开,文明简洁的新式婚礼正式成为风尚。婚庆公司各方面也则表示,跟3天前相比,深圳后辈的成婚生产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一,现如今后辈成婚不收嫁妆或者嫁妆在5多万元下列早已正式成为非主流。饭店各方面也则表示,席设10桌下列的较大型婚礼也正式成为非主流。礼俗体制改革,正在为爱“降费”,为幸福“加分”。
城市青年:
不收嫁妆成风尚 有后辈婚礼只耗费4多万元
桑克县(化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深圳女孩。今年2月22日,29岁的她和女友登记成婚。随后他们在深圳一家饭店举行了单纯的婚礼。
桑克县和女友一开始就约定,婚礼要尽可能单纯。尽管提前半年就开始筹划,但他俩也发现,结个婚并不单纯。桑克县说本报记者,婚礼必要性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过大礼、搬嫁妆、安床、送葬、敬茶,婚礼等,但最后,她的婚礼讲透,取消了许多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婚礼前男女两方亲家聚在一起请对方舅舅吃饭、定亲、给嫁妆这些各个环节全都省了。桑克县的女友不是东莞人,在成婚之前两方学生家长只见过一次面。在成婚前,他俩正忙碌着精家装家装,也没有更多钱去筹办婚礼,并且他俩一致认同应适度办婚礼、简朴过日子,力求婚礼仪式简朴、氛围温馨。
最后他俩成婚时,女友一毛钱嫁妆都没有给。“他给我买了个结婚戒指,就当是嫁妆吧。因为我双亲知道我们所有的钱都拿来买房和家装了。”桑克县说,为了让婚礼尽可能单纯而又不失庄重,只请了两方最主要的舅舅参加,最后参加婚礼的不到50人,只开了5桌。婚礼当日桑克县连婚庆公司和司仪都没有请,主持婚礼的是自己的两位好朋友,而摄像也是由一位喜欢室外摄影的朋友来担任。当日送葬到新家后,自已先是和一对后辈在家中合影,当日下午自已又来到草坪上继续和新郎新郎合影。
而那场婚礼中最大的耗费来自当日在某五星级饭店每桌1888元的筵席。婚礼举行后,桑克县在QQ贴文发布了婚礼当日的照片,向广大自已报告喜讯;随后她到办公室给同事们发放喜糖,宣告礼成。桑克县算下来,自己那场婚礼一共只耗费了4多万元。
“我觉得两个人成婚最重要的是情投意合。许多人都认为嫁妆要得越多,越显示女方对女方的重视。但我觉得两个人成婚不应该在乎这些外在的形式,更没必要性为难我未来的公公婆婆。”桑克县说。据本报记者了解,像桑克县这样成婚不收嫁妆的后辈现如今在深圳十分普遍。
婚庆公司:
现如今成婚生产成本较3天前降三分之一
虽然今年才40多岁,某婚庆公司的老板何嘉欣在行业内早已是“老人”了,从业20多年,由她策画婚礼的后辈少说也有500对。
在2021年10月底的深圳婚博会上,何嘉欣专门向来到会场的后辈们发放了约莫300份问卷调查,每位后辈填写问卷调查后可以获得一份礼品。“我主要是调查一下后辈们的成婚财政预算耗费情况。”据回收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婚礼各方面,选择10~15桌的占到80%,婚礼财政预算在15多万元下列的占到80%。
“以我去年策画的20多对后辈的婚礼来看,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新郎嫁妆都在5多万元下列,另外一小半新郎则一毛钱也没收。2019年时我策画婚礼的后辈成婚费用都在20万~30多万元上下,现如今移风易俗,主要包括嫁妆在内基本上10万~15多万元就搞掂了,许多甚至结个婚只用花5多万元。后辈的成婚生产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何嘉欣则表示,这中间既有我们礼俗道德观转变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那就是疫情之后我们的消费更加理性和谨慎。“据我的观察,现如今不少后辈的嫁妆都在10多万元下列,有一些女方家庭不收嫁妆,即便收嫁妆也是象征性地由女方给5多万元下列,最后女方家庭也会再添加几多万元一并返还给小两口。”
另一家婚庆公司的副经理吴韬也说本报记者,最近两年,礼俗新风确实给婚庆市场带来很大变化,抛开精家装这个“硬件”,后辈们的成婚生产成本确实大幅下降。一是收嫁妆的少了,甚至不收嫁妆;二是筵席规模大大增加;三是成婚业务流程各个环节大大增加,许多人连婚庆公司都不请了。“几天前,许多后辈成婚光是Kaya席动辄都要三四十桌,并且女方、女方都要Kaya;现在大都是两方一起Kaya,约莫10多万元就能搞掂所有成婚耗费。”
何嘉欣则表示,深圳婚礼有一个习俗是新郎在出嫁的时候要将娘家陪嫁的饰品全部戴在身上,这其实也是女方双亲的良苦用心,但现如今,这一风俗正在逐步被革除。她说,新郎当日穿婚纱早已很重了,再戴那么千金小姐饰品在脖子上容易受伤,而且行礼、敬酒时非常不便;同时,深圳邻近地区学生家长的道德观也在与时俱进,相较于以往,现如今我们更看重婚礼品质,“土豪风”不再受到青睐。现如今在婚礼上,新郎身上穿戴着密密麻麻金饰品的现象基本不多见了。“现在我们都倡导简洁时尚,我现在策画婚礼时也会说新郎,没必要性戴那么千金小姐镯子和金猪,戴一个就好,当一个金光闪闪的新郎反而不贵气。”
这些年策画婚礼,何嘉欣明显感觉到,深圳邻近地区后辈的婚礼早已走向简朴风,更加注重格调而非排场。现如今深圳邻近地区后辈偏爱10~15桌左右的较大型精致婚礼,既符合当下非主流习惯,又能避免铺张浪费,而拥有室外庆生+中式晚宴的场地更受年轻人喜欢。
饭店:
较大型婚礼成非主流 婚礼开支“缩水”到2多万元下列
对此,深圳某星级饭店行政副经理刘小姐也深有同感。刘副经理说,过去这两年,尽管在一些重要节日举行婚礼的后辈还是许多,但我们举行婚礼的规模比过去早已小了许多,“小而美”的婚礼正式成为新时尚。据介绍,该饭店最多可以摆上40桌,但最近两年早已没有举行过30桌以上的婚礼了。“一般情况下,10~15桌的占了8成,许多甚至是10桌下列,宾客甚至只有四五十人,但婚礼照样很热烈温馨。”
这些年,为了留住成婚的后辈这个相对稳定的群体,婚礼价格非但没有上涨,反而推出了更多价格“亲民”的套餐。“比如,过去我们的婚礼最低是1488元起,现在我们也推出了1088元一桌的婚礼,和之前的1488元套餐菜品差不多,后辈如果席设15桌,就可以省去6000元。”
刘副经理记得,在今年2月该饭店承办的一场婚礼上,虽然后辈只请了40多位亲友,但两位后辈多才多艺,在现场为来宾们表演了钢琴四手联弹,还将交往以来的许多细节拍成了一部精美的纪录片。刘副经理则表示,这种“小而美”的个性化婚礼,其仪式感、幸福感丝毫不输大型婚礼。
刘副经理则表示:“不少后辈找到我们时明确说婚礼要小而美,有格调,而不是追求排场。所以,礼俗体制改革其实是为爱降费,为幸福加分。”因此饭店各方面也在适应这种转变,比如婚礼现场设计各方面更用心,哪怕是较大型婚礼,也能庄重而热闹。
在菜品各方面,现如今的后辈们对婚礼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广府婚礼菜品有些常规菜式,像烤乳猪、海参鲍鱼、鱼翅羹等,档次高一些的还会有龙虾和燕窝羹。刘副经理说本报记者,婚礼菜品不仅要有好意头,而且要精致,做到色香味俱全。“婚礼现场和婚礼都体现了青年人对新礼俗的理解——不一定要大排场,但一定要温馨、精致。”
深圳另一家星级饭店的副经理也说本报记者,现如今十多桌的较大型婚礼早已成行业大趋势,多数后辈在婚礼各方面的开支都在2多万元下列。
婚纱摄影店:
低价套餐更受欢迎 让行业价格回归理性
在海珠区一家婚纱店,从事婚纱行业20年的梅姐说本报记者,在婚纱各方面,这些年后辈们越来越“简朴”了。她说本报记者,过去许多新郎会选择订做婚纱,除了在婚礼当日穿之外,新郎还会将婚纱收藏起来作为幸福的见证,而订做婚纱价格相对较高,基本上都在5000元以上,贵的甚至在2多万元以上。但最近两年随着深圳市力推礼俗体制改革,后辈们对于婚纱的道德观也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后辈选择租婚纱,相对而言租婚纱的生产成本较低,1000元~5000元不等。现如今在梅姐店里,订做婚纱的后辈比例只占2成,8成后辈都选择租婚纱。
同样地,婚纱摄影店也明显感受到了后辈们的变化。在越秀区一家婚纱摄影店,门店副经理苏女士说本报记者,现如今,简化礼俗、喜事简办正式成为不少后辈的新选择。该公司前两年推出的“至尊套餐”价格为26888元,但过去一年选择该套餐的后辈寥寥无几,大部分后辈选择的都是价格在8000元下列的婚纱摄影套餐。“2021年至今,到我们这里拍婚纱照的后辈比2019年下降了3成以上。现在看来,我们的消费习惯真的变了。据我们统计,深圳的婚纱摄影店数量在过去两年内至少减少了4成。”
苏女士说,考虑到新礼俗带来的婚纱摄影消费的变化,婚纱摄影店也在套餐价格各方面进行了调整。现如今,该门店最贵的套餐也不过是12888元,最便宜的只要4888元,整体价格比两天前下调了将近三分之一。而每年该店都会举行许多场促销活动,对于在门店拍摄婚纱的后辈还赠送新郎一套西装、一双皮鞋,赠送新郎一件公主裙。
苏女士则表示,通过礼俗体制改革,把成婚生产成本降下来,这是社会大势所趋。“过去成婚耗费确实比较大,让婚纱摄影行业价格回归理性,将其中的‘水分’挤掉,也是个好事情。”
乡村青年:
大喇叭宣传新礼俗 成婚随份子钱不超100元
不光是在城市,现如今在乡村,礼俗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也立竿见影。从化区某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党说本报记者,过去农村在成婚时确实存在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情况,不仅耗费大,而且后辈也会疲惫不堪。“以前不少村民觉得婚礼讲究的是面子,所以哪怕负担很重也硬撑着。”但实际上,乡村青年成婚筹办婚礼的耗费多数都是由双亲来出,有些村民本身收入就不高,孩子成婚后,老两口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生活质量都会下降不少。
李书记则表示,以前外出务工的青年成婚耗费很大,而且如果女方有要求,女方还要给出一定数额的嫁妆,金额从几多万元到十几多万元不等。而过去一年多,镇里和村委会通过发放传单、倡议书、悬挂横幅标语、大喇叭广播或者上门宣传等形式向村民们宣传新式礼俗,倡导村民简朴办婚礼。
而在嫁妆各方面,具体会根据女方经济条件来定,一般都会限制在5多万元以内;在参加婚礼的份子钱各方面也进行了大幅精简,现在村民们参加婚礼,份子钱一般都控制在100元以内,许多都是给50元。
随着喜事新办、简办正式成为风尚,许多村民也逐渐习惯了这种新礼俗。尤其是村里的党员更是带头践行新礼俗。“婚礼负担轻了,每年用在喝喜酒各方面的耗费少了,我们感觉也挺好。”李书记说。
深圳另外一位村干部李文斌(化名)也说本报记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天价嫁妆正式成为青年男女成婚的一个负担。而这些年推进礼俗体制改革后,镇里和村里每年都会向村民们进行礼俗体制改革的宣讲,倡导文明礼俗新风,杜绝天价嫁妆、豪华婚礼。通过礼俗体制改革,该村的礼俗风貌焕然一新。
“我们在婚礼随份子钱,办婚礼的桌数、嫁妆等各方面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在后辈准备请我们喝喜酒的时候就会对他们进行必要性的提醒。”他则表示,新礼俗既节省了开支,又杜绝了攀比,得到村民的广泛支持。
文/深圳日报全媒体本报记者 肖欢欢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psnv.com/3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