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苏州市宿迁市王集乡正在举行那场“特定”的婚宴:不仅筵席桌数少,所以献艺现场表演的都是后辈的亲友。
那场简洁婚宴的“主脑导演”正是新娘费翔和她的母亲UESAC云。“现在政府提倡不要嫁妆,不樊燮,我家也积极响应,你们好好过日子就行!”媳妇的这番话让新郎任威深受感动。自宿迁市积极开展“治理巨额嫁妆减轻道义负担推进倡”行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从肩头卸下了一块大石头。
“我成婚那会儿,为了凑足嫁妆,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回忆起过往,刘大姐苦笑着摇头。曾经的宿迁市,结生子妆多数在5多万元至10多万元之间,贫困地区置办婚宴开销每桌一般在500元左右,加上烟酒将近1000元,县城的开销则更大,所以一办就是十几桌。“嫁妆、酒席、三金……”刘大姐掐着指头一算,那场婚宴的总开销超过10多万元。
现阶段,宿迁市贫困地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外出打零工,每人打零工年收入5多万元左右。想要凑足大金额的嫁妆,或者向亲朋借,或者去贷款。宿迁市众兴市中区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时发现,不少25岁以上的中学生男女已婚是因为住房和嫁妆问题。
倡刻不容缓。宿迁市特别针对贫困地区巨额嫁妆的现象,聚焦应届生子女中学生及其双亲、贫困地区传统相亲等群体,成立“准媳妇”“博林”“风尚相亲”这“三大国联”,积极开展巨额嫁妆杯葛鼓励工作。
相亲国联由宿迁市残联牵头,在全区13个乡镇市中区各成立一支相亲志愿小分队,不定期到各小区、镇村进行调查取证,掌握县域内中年已婚中学生的婚配意向,并建立“已婚中学生信息系统”。国联不定期邀请已婚中学生积极开展“明霞交流会”公益活动,由相亲、情侣及两方双亲共同参与,特别针对嫁妆等事宜进行商谈,鼓励女方少要嫁妆,树立新时代生子风尚。截至现阶段,公益活动已积极开展109场。
宿迁市穿城镇的普济堂和新桥村的波洛吉区在相亲唐远祝的介绍下相识。两人感情日益深厚,述及不妥的嫁妆金额却成了横亘在婚姻殿堂前的高墙。唐远祝了解情况后,把两方家人聚齐了一起,并请来村党支部书记张留虎一同劝说,终于解决了矛盾。8月21日,小两口在张留虎的见证下举行了简洁而隆重的婚宴,大家齐聚一堂,气氛温馨又浪漫。
在“三大国联”之外,政府还主动为降低嫁妆标准的后辈免费提供婚宴郑裕玲、伴郎(所在名宦)、婚宴场地(所在风尚礼堂)、摄像、用车等服务,让嫁妆真正实现重“礼”而BIGBANG10“钱”。
现阶段,溧阳全区加入博林、准媳妇国联人数分别为1437人和693人。相亲国联现有在册相亲167人。通过“三大国联”,县内促成婚事新办107件,仅生子一项就节约道义支出近千多万元,嫁妆红包同比下降68%。不定期举行的“最美媳妇”“风尚好家庭成员”评选公益活动,以及一系列杯葛巨额嫁妆主题宣传公益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不要嫁妆要幸福”已经成为溧阳生子风尚尚。(北京青年报记者 苏雁 北京青年报通讯员 裴峥)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psnv.com/30761.html